轨道站点的“最后一公里”优化——围栏拆除与非机动车友好出行

核心内容:2025年,北京市交通委联合多部门推进轨道交通站点围栏拆除与接驳设施升级,通过“拆围栏、增车位、优步行”组合拳,构建“骑有道、停有序”的绿色出行体系。具体措施:截至9月21日,累计拆除95个轨道站点围栏17554延米(基本全部拆除),同步在85个重点点位增设超5万个非机动车停车位(全市累计新增超5万个)、763个引导标识,非机动车停放秩序显著提升。例如,海淀区圆明园地铁站周边通过环境建设项目,挖潜改造非机动车停放空间1280平方米;房山区良乡大学城西站复合利用底商门前绿地,增设13处停放区(面积约700平方米,可容纳470辆非机动车)。此外,完成50个重点轨道站点改造,修复步行道2.43万平方米、站前广场3.11万平方米,新增非机动车停车区8.17万平方米,优化公交站点及线路各6个,公交地铁50米接驳率提升至90%。市民体验:丰台区市民李女士表示:“以前取共享单车要绕过围栏,现在直接停到站口,骑车到单位只要10分钟,比开车还快。”行业意义:围栏拆除与非机动车设施完善,打破了“轨道-非机动车”的物理隔阂,推动“公交+骑行”无缝衔接,有效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难题,减少了私家车使用,助力绿色低碳出行。